技术理想主义如何着陆?

信息要掌握第一手的,不看掺杂了个人理解或评价的二手信息,更不看“乌合之众”的三手四手五手信息;技术要用最先进的最高效的,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行;咖啡要喝美式或拿铁,好的咖啡豆加上研磨和调配技术做出来的咖啡就很好,不添加植脂末的更好,不喝掺杂了太多口味(化学品)的饮料。

做应用,国际化、响应式、高性能都得标配。很难理解流畅(不重启)切换多语言、响应分辨率和亮暗变化、低 CPU、GPU 占用是多么困难的事情;很难理解体面的大厂搞出来的 APP 确 BUG 成瘾,逻辑混乱,体验糟糕;很难理解连 HTTP 都不懂的人,竟然干着 HTTP 通讯相关的事情,(如同新闻联播让普通话都不标准的人当主持人,凭实力丢人啊);总之,与喝咖啡一样,我显得有些“格格不入”了。

一直走技术路线如何变现是个问题,档次太高,搞得与大家格格不入。

做驱动

刚到深圳找工作时,别人问我是做驱动的还是做应用的,我一听,驱动?怎么连开发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的都到人才市场招人了么。。。连忙说做应用的。到别家看,别人又问做驱动的还是做应用的,我看不对啊,岗位和 Windows 设备驱动没关系啊。再到别家,还是一样的,又是提到驱动。

最后,我终于明白了,原来开发底层的功能性程序国内就叫“驱动”,和 Windows 设备驱动没半点关系,只是按照的芯片或硬件的使用方法(如读写寄存器)将其用起来,并不涉及到与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适配,不涉及硬件抽象层。

我想这差别挺大的,都叫“驱动”不是混淆概念么,他们为啥不区分一下。然后我在想,不叫“驱动”叫什么呢?想了半天我也没想出什么好名称。